| 名落孙山 míng  luò  sūn  shān | 
  
   
    | 近义词: | 
    一败涂地 | 
    反义词: | 
    名列前茅 | 
  
   
    | 用法: | 
   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 | 
  
   
    | 解释: | 
   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后。指考试没有被录取,榜上无名 | 
  
   
    | 出处: | 
    宋·范公偁《过庭录》:“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他郡,乡人托以子偕往。乡人子失意,山缀榜末,先归。乡人问其子得失,山曰:‘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’” | 
  
   
    | 例子: | 
    若不幸~,那时更自难堪。(清·黄小配《大马扁》第一回) | 
  
   
    | 谒后语: | 
      | 
  
   
    | 谜语: | 
    写中文 | 
  
   
    | 成语故事: | 
     
  
 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,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,他为人不但幽默,而且很善于说笑话,所 
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“滑稽才子”的绰号。 
    有一次,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,去参加举人的考试。 
    放榜的时候,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,但能然是榜上有名,而那位和 
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,却没有考上。 
    不久,孙山先回到家里,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。森山既不好意思直说,又不便 
隐瞒,于是,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: 
    “解元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” 
    解元,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。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“解元”,乃是泛 
指一般考取的举人。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: 
    “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,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。” 
    从此,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,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,没有被录取,叫做“名落孙 
山”。 
  
 |